如果你看了之前的文章,那么多少会对依恋有一些了解吧。依恋在婚姻关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依恋模式起源于自己的父母。人出生的时候,依靠母亲或者其他照料者而活,一旦离开,就会恐惧,不安,于是就会哭泣,不愿意分离。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就开心,不在一起就悲伤,这就是婴儿与照料者形成的情感纽带,即依恋。
而到了成人之后,进入了恋爱关系,又如同回到了以前和父母相处的时候,双方会像小孩子那样说话,寻求对方的安慰和支持,在这个时候,童年时期的依恋模式又会塑造着我们。当出现相同情境的时候,我们是如何做出反应的?是选择不去理会对方?还是选择抓住不放?一切可以追溯到童年的依恋模式。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比成人依恋更早被发展的母婴依恋。
心理学家Ainsworth[1] 针对一岁到一岁半的婴儿,通过观察法将母婴依恋进行了分类(Ainsworth M. D. & Bell S. M.,1970)。首先让婴儿和母亲到实验室一起玩积木和玩具,期间研究员也一起参与玩游戏。之后,让母亲离开实验室,一段时间后再让母亲重新回到实验室。观察婴儿在母亲分开和重聚后的行为,将婴儿分成了大致四种依恋类型,分别是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其中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那么,不同类型的儿童在行为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呢?
安全型的儿童,相信母亲是在自己身边的,是会对自己的需要做出反应的。当母亲回来的时候,他们会与母亲身体接触,寻求安慰。
回避型的儿童,在分离的时候很少哭泣,当母亲回来的时候,会忽视母亲的到来,不会去接近母亲。
矛盾型的儿童,当母亲回来的时候,会持续哭泣,不容易安抚,会出现拍打母亲或者玩具的情景。
混乱型的儿童,有可能既会出现冷漠的行为,同样也会出现矛盾型儿童的行为,很难分到以上三种模式之中。
为什么面对母亲的离开和归来,婴儿会有不同的反应呢?
我们往往认为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形成离不开母亲对孩子的陪伴和照料,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时间上的陪伴,而是心灵上的共鸣,也就是说我是否真正的了解到孩子内心的需求。
将心比心(mind-mindness),是父母把孩子看做具有独立心理过程的个体,而且理解婴儿个体的心理状态的能力。
一个将心比心的父母是懂自己的孩子的,他们能够知道自己孩子是开心吗?是害怕吗?是否对这个玩具感兴趣呢?
研究者(Annie Bernier, & Mary Dozier,2003)邀请六个月大的孩子和母亲进入实验室,让他们自由的玩耍,通过摄像机观察孩子和母亲的互动。研究者发现,有的母亲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的意图,比如孩子出现了对某个玩具的兴趣时候,母亲能够立刻察觉到这种兴趣,和孩子一起玩玩具,这类母亲被分类为将心比心程度高的母亲;而有的母亲不能理解孩子的意图,比如孩子在发呆的时候,母亲确认为在注视着挂在墙上的海报,这些母亲被分类为将心比心低的母亲。结果发现,母亲将心比心程度越高,一岁的时候婴儿越可能为安全型依恋。
研究者们认为,如果父母更能够理解子女的心理状态,那么他们会在描述子女的时候,更多采用一些带有心理特征的语言,包括“想要”,“希望”等,比如“我的宝宝想要去够这个笔,他对这个笔很有兴趣”,而不是“我的宝宝在抓笔。而且有意思的是,将心比心的父母会以这样的方式描述自己的子女,而在面对其他孩子时,他们的表现就和将心比心能力低的父母没什么区别。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内心会发生着很多变化,1岁时咿咿呀呀发出声音,一个将心比心的母亲能够明白子女声音独特意义。到了2到3岁的时候,他们向外探索世界,发出言语,开始进行着真实的或者想象中游戏。一个将心比心的母亲,不但知道孩子渴望的生理和情感的需求,更能够跟孩子一起体验快乐与愉悦。
最后,愿我们能用“心”呵护孩子成长。
Hollist 和 Miller (2005) 认为安全型在婚姻初期所建立的关系更巩固,能帮助夫妻经历中年的生活压力,相反,不安全型婚姻的抗压力较低,并建议治疗应针对不安全的依恋行为。
夫妻两人都是安全型依恋的婚姻质量高于混合型(一方安全另一方不安全)或不安全型(双方均为不安全型)。关于依恋类型的夫妻配对,有研究 (Collins & Read, 1990; Morgan & Shaver, 1999) 发现,安全型往往会有安全型的伴侣,部分为安全-不安全型,而不安全型会有不安全型的爱侣,在不安全-不安全配对中,迷恋-冷漠的配对最为普遍,而同类不安全-不安全型配对则接近零,其中,女迷恋-男冷漠配对婚姻质量最低。